3
为了深入挖掘与传承黄河文明的丰富内涵,近距离感受国宝级文物的魅力。2025年10月31日,“国宝中的黄河文明”主题讲座在中原科技学院中兴楼S317举行,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河南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张得水担任主讲人,通过解读国宝级文物,深入展现黄河文明的精神内核,文学与传媒学院老师参加讲座。
![]()
张得水副院长围绕黄河文明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平性、包容性和创造性几大维度,结合丰富的文物实例,进行了生动而详尽的阐释。张院长首先以仰韶文化彩陶双连壶、大河村遗址小口尖底瓶等文物为脉络,强调了黄河文明自史前至夏商时期跨越3300余年的深厚积淀,指出大河村遗址是这一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见证;同时,他通过展示商代早期杜岭方鼎这一国家权力象征的重器,解读了中原文化在统一性中的核心地位;此外,他还以虢国墓地出土的玉柄铁剑和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文物为例,描绘了两周之际新旧体制并存、南北文化交融的包容性图景。
![]()
讲座过程中,张得水副院长不仅展示了文物的实拍图和考古遗址平面图,还引用了《吕氏春秋》《左传》等文献记载,使内容更加直观且富有深度。
![]()
此次讲座不仅填补了师生在黄河文明实物佐证与文化内涵认知上的空白,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更为文学与传媒学院后续开展文化研究、课程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