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艺术学科门类中戏剧与影视学本科专业。2012年始设,专业以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文学等学科为依托,以“新文科”建设为方向,立足智媒时代传媒人才需求,应用前沿技术,深化学科交叉,坚持与时俱进。2018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被评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2023年,中原科技学院新文科(广播电视编导)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立项第三批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点。本专业秉承“1+2+0.5+0.5”项目导向式人才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依托数字媒体技术,培养具备扎实影像创作核心能力,能够胜任纪录片、专题片、短片、全媒体节目等的策划、编导、制作、推广工作的“思业融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原文化经济建设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拥有一支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3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助教3人。专任教师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占比85%,双师型教师占比53%,具有行业经验教师占比61%。
专业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科研相持”的建设理念,积极开展教科研学术研究。近年来,本专业建设校级精品在线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线上教学优秀课程、校级混合式教改专题研究项目6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部。近三年,主持及参与完成省级、市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核心3篇;专业教师获省级教学竞赛奖项7项,获校级各类奖项30余项。
为了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技能,与市场紧密接轨,专业配备了完备的教学软硬件设备,建设有融媒体实验室、全景演播室、摄影灯光实验室、视频编辑实验室、数字音频实验室、数字影像调色实验室,供日常教学和实验实训使用,开出率达100%。专业购置数码相机、摄像机、高清非线编工作站、编辑操作台、PC音频工作站、软件调控台、监听控制台、表演预览电视机、提词器、四机位虚拟演录播主机、4K摄像机、视频切换台、摇臂、跟踪主机等多套专业设备,仪器设备价值约456.7万元。校内打造“世像”摄影展、“柚·像”微电影节、“镜像”专业实训作品展映、毕业设计作品展映等活动,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积极同本地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展开校企合作,与郑州消防救援支队、郑州广播电视台、许昌电视台、河南大象融媒技术有限公司、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舆情监测中心、河南手机报、郑州听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郑州辉睿影视器材有限公司、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等27家单位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各项实践教学项目。校内专业依托小象传媒工作室成立郑州广播电视台FM93.1校媒工作室,与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建火焰蓝校媒工作室,共同推进校企协作育人。
本专业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2022-2024三年来,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学科竞赛获奖共76项,获奖达321人次;专任教师获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等各赛事“优秀指导教师”荣誉10余项;学生主持、参与市厅级科研项目25项。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考研升学率稳步提升,2023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10%。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