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学习主题:
1.《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4-09/30/c_1130206528.htm
2.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P11-21)
学习时间:10月16日—10月18日
党员人数:文学与传媒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委员会共29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29名,应到29人,实到28人,请假1人。
10月16日—10月18日,文传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党员以小组集体学习的方式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因党员老师在不同的校区,各党小组通过腾讯会议在线集中学习。本次理论学习的内容有:《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支部党员认真学习领会了相关学习内容后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发言,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苟迎迎: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学习,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所付出的血汗和辛苦。我们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要抓住眼下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好时机,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带头作用,充实自己,锻炼自己。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丽佳:在阅读了关于“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论述后,我深受启发,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祖国的热爱。这份热爱不仅源于我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更源于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精神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爱国主义精神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动力,而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体现。只有将爱国主义精神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我们才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行动,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去,为实现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包容的胸怀,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精神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务实的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佳佳:我们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安全国度,但不能忘记祖祖辈辈的流血牺牲和无私奉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多人沉溺于追逐个人利益,似乎觉得爱国在现代社会微不足道,包括现代的小朋友爱国意识很薄弱,其实爱国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将其具象化,比如作为高校教师来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犯原则问题就是爱国。
李亚楠: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在于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务系统应扎实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申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中国公民基本要求。
作为教师,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单一、全方位展开,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要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切实贴近学习生活,听从党中央的领导意见。
马慧霞:爱国主义是个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我们做为中华儿女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一起。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中国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情怀一直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推动国家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王军: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建设,更需呀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是忠诚的爱国者。首先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第二,要促进民族团结。第三,要维护国家统一,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第四要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马玲玲:表示通过本次理论学习,自己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备课,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为祖国建设培养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丹旭: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不论留学人员身在何处,都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因此,自己更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自身课程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结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蔡琰: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和奋斗目标。总书记的强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乡村振兴的田野,还是在平凡岗位的坚守中,都能爱国之心践行报国之志。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使命。这篇文章激励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
吴晓静: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深刻阐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应将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我们青年要将个人的努力汇集于田垄之间、雄起于大道之上、腾飞于世界之中,汇聚中华民族前进的不息长流,以青年之力展未来时代图景。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以青年之力汇入时代洪流,谱一段青年奋力前进的诗音年华。
胡少鹏: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我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与崇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谢帅: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信念、顽强奋斗,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力量。从百年前在风雨泥泞中艰难点燃的“五四运动”革命星火,到如今为脱贫攻坚奉献一切的“大山的女儿”黄文秀、为国捐躯的“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新时代青年干部应当从前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力量,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任,在日常工作钻一行、精一行,在关键时候顶得上、靠得住。
寇腾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成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不仅是对过去的承认,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让我倍感振奋。总书记提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经过此次学习,老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